Q2347660
电子邮箱:2347660@qq.com
上篇介绍了TO封装,但随着技术的发展,TO封装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,需要一种可以便于安装,适应更高性能的外形来满足,DIP封装应运而生。
什么是DIP封装?
DIP的英文全名是:Dual In-line Package (双列直插封装)就是在集成块的两个对称边上排列引脚,并采用直接插入式的引脚。作为TO封装的发展,DIP封装也继承了直插的特性。
DIP的命名规则
DIP的封装名有很多,如常用的数字逻辑块:DIP8,DIP14等,其后面的数字表示着该封装的引脚数,如DIP14,14表示引脚数(两侧引脚各7个)。
DIP封装类型
根据材质不同DIP封装可以分为两类:
塑料封装 (PDIP)
英文名:Plastic Dual In-line Package
塑料材质,工艺简单,轻薄化,造价成本低廉,自动化生产性强,在对外界需求不高的环境中大量使用,但塑料封装也有其不足,由于其使用塑料封装,其散热性和耐热性没有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好,且塑料密封性不高,也易导致外界侵蚀。
陶瓷封装 (CDIP)
英文名:Ceramic Dual In-line Package
陶瓷材质在电、热、机械特性等方面极其稳定,陶瓷封装可以提供芯片很好的气密性密封保护,但相比塑料封装而言,陶瓷材质相对比较脆,易受外力损害,而且陶瓷的造价成本较高,厚度也要高于塑料封装,这就导致其封装不可能做到塑料的超薄。
DIP封装的局限性
DIP封装在六七十年代开始大量应用,但随着行业的发展,芯片的内频越来越高,功能也越来越强,DIP封装的大体积,引脚数受到限制,且在插拔中引脚易损坏,慢慢不再满足芯片的需求,势必会被其他更好的形式的封装所代替。
什么是TO封装?
TO的英文全名是:Transistor Outline (晶体管外形),是一种晶体管封装,旨在使引线能够被成型加工并用于表面贴装。为了更好的理解,那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下晶体管(Transistor)。
1947年12月16日,威廉·邵克雷(William Shockley)、约翰·巴顿(John Bardeen)和沃特·布拉顿(Walter Brattain)成功地在贝尔实验室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。1950年,威廉·邵克雷开发出双极晶体管(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),就是现在通行的标准的晶体管。后来威廉·邵克雷(William Shockley)也被人称为晶体管之父。
什么是晶体管(Transistor)?
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,具有检波、整流、放大、开关、稳压、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。严格意义上讲,晶体管泛指一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单一元件,包括各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、三极管、场效应管、可控硅等。晶体管利用电讯号来控制自身,其响应速度快,准确性高,可用于各种各样的数字和模拟功能,包括放大,开关,稳压,信号调制和振荡器。且体积小,结实可靠,电能消耗极小,寿命更长,常用于放大器或电控开关。
晶体管的分类
晶体管主要分为两大类:双极性晶体管(Bipolar Transistor 简称BJT)和场效应晶体管(Field Effect Transistor 简称FET)。
双极性晶体管(BJT)是由两个背靠背PN结构成的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晶体管,它的三个极,分别由N型跟P型组成发射极(Emitter)、基极(Base) 和集电极(Collector),有NPN型管和PNP型管两种类型:
场效应晶体管(FET)是利用控制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,它的三个极,分别是源极(Source)、栅极(Gate)和漏极(Drain)。有结型场效应管(Junction FET,简称JFET )和绝缘栅场效应管(Metal-oxide Semiconductor FET,简称MOS管)两种类型:
随着晶体管的应用,TO封装技术也开始发展,从塑料材质,到金属材质,不同的厂家TO封装有不同的命名,但命名规则都是由封装代号+管脚数组成:例如:TO-220-5,其中TO-220表示封装的代号,后面的5表示其管脚数。
小编整理了下常见的TO封装: